重生从努力当学霸开始

第九百零零一章 艰难决定(第1/2页)

我们公司全年的制片预算加起来,也不够500万,每部片预算几十万元,根本不够做特效!”

王决明他在召逸夫的面前就像是小学生似的,一点都不敢还嘴。

召逸夫闭着眼睛,不知道他是因为太过难受还是在思考问题,总之书房里此时只有两个人的呼吸声,过了一会,召逸夫才缓缓的睁开眼睛说道:

“你先走吧,可能我已经真的不懂电影了。”

召逸夫的话听起来有些悲凉,王决明不知道这是为什么,不过董事长让他离开,他不敢不从,也不敢多问。

出了书房之后,王决明就匆匆离开了,从召逸夫的别墅到他自己家有一段距离,不过即便如此,他也天天过来汇报。

在路上的时候,王决明忍不住开始思考召逸夫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
召氏电影公司自从1958年成立以来,一直都是行业中的领头者,召逸夫虽然当时就已经五十岁了,但是他的头脑可比一般的年轻人要强多了,

召氏电影公司遵循商业片路线,“观众至上”是召氏当初能崛起的奥秘。召逸夫当初一天少则看几部电影,多则看十多部。

对于古今中外的各种电影、戏剧,都是了如指掌。

在召氏公司里,导演和演员是否会受到重用也是以票房纪录为准的,其中黎翰祥就是因为拍摄了黄梅戏电影《天仙配》在香江引起巨大轰动,从而得到了召逸夫的重用,

在这一点上,他的决策十分英明,致使召氏电影公司走上了行业的巅峰。

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,现在的电影早就跟过去不一样了。

但召逸夫对于电影的理解,还是停留在年轻时期,至多是五六十岁时的审美喜好。

所以,老爷子不仅仅不能帮召氏电影公司跟进新技术和潮流,而且,因为观念太老了,反而拖累了召氏电影公司的发展。

70年代的嘉禾开始崛起,到了80年代的新艺城异军突起。

这些新鲜力量的成功,本来应该是能够让召氏电影公司觉醒,从而去模仿对手的成功要素。

但是,召氏并没有因此而觉醒,反而将电影越做越烂了。

而维创系出品的的电影,动不动就是投资上亿的大制作,于是香江观众的口味就被惯得更加挑剔了。

而这对于召氏电影而言,这就更加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了。

观众大家都是以上亿预算的质量来要求香江电影了,谁还去看召氏投资几十万上百万预算的垃圾片?

以至于,嘉禾、新艺城,也需要不断斥资几千万元,去购买维创电子科技集团的超级计算机,去培养自己的特效团队。

至于,召氏电影则已经成为时代的弃儿,根本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钱去拍特效大片,甚至于就连普通的电影,也拍不好了。

以至于,对于召氏兄弟电影公司这个品牌还是有感情的召逸夫,也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——找到合适的买家,以合适的价格,出售这项资产。

秘书做事很利落。她说道:

“刘总,您要的召氏电影公司的资料已经给您拿来了。”

看着手里的资料,刘森颇有些唏嘘的感觉,他在感慨一代帝国没落的同时,可是对于召氏的电影院线资源,还是很有兴趣的。

召逸夫的一生颇具传奇,他大概是少数的活到一百岁以上的人。不过,召逸夫一生最大的功绩,并不仅仅的建立召氏电影公司或者是经营tVb,而是从80年代开始,不断的向内地无偿的捐献资金,用于资助内地的教育。

换做是其他富豪,或是为了求ZZ地位,或是为了求经济政策倾斜。又或者是沽名钓誉,自己出个名字,大部分的慈善捐款都是号召别人捐的。

但是召逸夫却是一个罕见的实在人,他的善款完全是来自他的个人财富,而且,他捐的教育善款,也基本上是专款专用。

从全国各地都能看到的逸夫楼,就能证明,召六叔的捐款都是实打实的。

而捐了这么多钱之后,召六叔也没有求生意上的利益,相反,他从开始大规模捐钱做慈善之后。不仅仅内地生意投的不多,在香江和东南亚等地的生意,都处于不断收缩、甩卖中。

善款所得的资金,完全是召逸夫通过不断甩卖私人拥有的资产筹集来的。

对于这样的人,刘森十分有好感,俗话说,达则兼济天下,召逸夫完米的做到了这一点。

刘森吩咐了秘书一声:

“联系一下召氏电影的负责人,探探他们的口风,看看现在召氏电影公司是否打算出售。”

随后刘森便开始查看召氏电影公司的资料。

对于召氏电影公司,刘森收购过来,主要是准备弥补维创影视集团,在院线发行渠道方面的劣势。世界电影史的发展,已经证明了渠道和内容一起做,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。

至于,米国的好莱坞电影公司不能经营院线;那是因为,二战之后反垄断法不断的趋严,好莱坞电影巨头